最近的学习和讨论勾起了笔者对几个司空见惯的配筋构造的纠结,现叙述如下,供大家讨论和指正。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一、不设拉筋的复合箍是有违初衷的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对于抗震建筑来说,箍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混凝土以提高延性,包括箍筋加密,控制体积配箍率、箍筋最小直径和肢距等措施,都是此方面的考虑。另外,拉筋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设拉筋会造成大箍边长太大,起不到约束作用。相关论述引用如下。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1.《全国技术措施》4.3.6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拉筋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大箍的“无支长度”,对柱的约束能力大大提高。柱纵筋与箍筋共同形成一个钢筋笼,对柱身混凝土加以约束。强震时混凝土将产生很大的应变,保护层会剥落,钢筋笼必须对柱核芯混凝土起约束作用,做到裂而不散。由于箍筋直径通常比较细,在受弯时极易弯曲(如图4.3.6),因此,减少大箍的无支长度极为重要。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2.《高规》中的类似表述: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3.《标准图集》中的画法: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对于偶数肢的复合箍,图集只有“大箍+小箍”,均未设拉筋。因为小箍对大箍没有约束作用,所以大箍的无支长度接近于柱边长。对于8肢箍,柱边长一般都在1米以上,这么大的箍筋,侧向很柔,起不到约束作用。特别是箍筋肢数小于纵筋根数的柱,大箍对延缓纵筋屈曲至关重要。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4. 改进建议: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箍筋的排布应以起到约束作用为目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对于较大截面的柱,拉筋必不可少。尤其对于偶数肢复合箍,要有意设置拉筋,建议改为下面的“大箍+小箍+拉筋”方式,且拉筋必须钩住大箍。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二、地下室外墙水平筋应置于外侧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地下室外墙水平筋内置还是外置,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取舍。水平筋置于内侧的主要理由是竖向筋受力有利,但地下室外墙的抗裂和耐久性才是至关重要的,而水平筋正是保证这方面性能的主力因素。水平筋置于内侧的做法,将水平筋的功能降低到了单纯架立筋的地位。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详细论述可参见土木吧2021年9月7日《地下室外墙水平筋置于内侧是误解》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另外,从施工方面考虑。为了减小接头,水平筋往往使用整根钢筋,长度很长,转角处还带一个0.8LaE的直钩,加之基坑肥槽宽度有限,将水平筋穿入竖向筋内侧并非易事。若想将水平筋从竖向筋顶部放入,因竖向筋顶部带一个更长的直钩,也非易事。尽管计算时往往将墙顶按铰接考虑,但现浇混凝土的构造还是按刚接,上右图中直钩搭接长度远大于墙厚,可见从墙顶放入是不可能的。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所以说,地下室外墙水平筋一定要置于外侧。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三、板的阳角放射筋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楼板阳角放射筋可谓司空见惯。但从03版修编至今,可以看出一直在改进,但一直很纠结。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1.系列图集03版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编号是04G101。放射筋置于正交钢筋网片的下方,与一直以来的传统做法一致。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该做法的缺点是放射筋保护层大,截面有效高度减小,对悬挑板根部的抗裂和抗弯均不利。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2.系列图集11版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可能是考虑到传统做法的上述缺点吧,该图集将放射筋的悬挑段置于正交网片的下方,但锚固段(尾部)却置于正交网片的上方。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钢筋是很刚硬的,要将放射筋尾部(箭头处)置于正交网片的上方并不容易,而且锚固段的保护层厚度无法满足。此做法有“编席子”的影子。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3.系列图集16版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将放射筋置于两层正交钢筋之间,加大了x向悬挑筋的保护层厚度,是更加不利的。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4.系列图集22版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钢筋层层叠叠共5个层次。同向钢筋的一段在上,另一段在下。如果要做到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准确,则是“编席子”的做法。对于刚硬的钢筋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实际效果也很难控制。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以上四种做法相比,还是03版更实用些。笔者曾于2017年写过一篇短文《关于悬挑板阳角配筋方式的一点想法》。笔者认为,正交钢筋网格与放射筋就是分力与合力的关系,正交钢筋网格完全可以起到放射筋的作用。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现将该文截图如下,有兴趣可参阅。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四、框架角柱顶的收头做法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边角柱顶部与屋面梁端负弯矩相等。保证柱顶和梁端钢筋的可靠连接和锚固才能保证梁柱弯矩的可靠传递。新图集对边角柱提出如下新做法,是比以前更严格的要求。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但上图是按边柱画的。对于角柱来说,具有新的特点和问题。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1.角柱的外角筋与x向梁负筋搭接,就无法与y向梁负筋搭接,所以y向梁角负筋只能是锚固。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2.角柱的内角筋一般位于梁宽度之外,只能斜向弯折锚固,且只能置于柱顶所有钢筋的下方,所以该角筋的下料长度要缩短。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3.梁宽范围外的柱筋,传统的“对扣搭接焊”(右上图)可比上图减少钢筋下料种类,方便施工,笔者认为也是可取的。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4.一般来说,柱纵筋间距在150左右,向同一方向弯折后的水平段可位于同一水平层,无需分两层,可减少不同方向钢筋交叉时的碰撞。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5.一般来说,柱头钢筋均较密集。减小锚固长度、减少弯折、减少层次有利于缓解密集。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五、地下室墙顶无需设置加强筋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这个加强筋的作用是比较模糊的,如何加强也是比较随意的。除非把墙体作为倒楼盖的深梁考虑,类似于箱型基础的墙,该加强筋类似深梁的正弯矩筋。但现在几乎没有箱型基础,更多的是筏式基础,很少有人把地下室墙按倒楼盖的深梁考虑。加强筋出现在标准图中,各方使用者很可能当成“要求”去执行。其实墙顶筋要么按墙体水平筋配置,要么按顶板的分布筋配置即可,无需特意加强。如果从抵抗凝固收缩或温度收缩的角度考虑,莫不如叫作“板边加强筋”。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六、感言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标准图集》是对《规范》条文的深化,是对我们准确执行规范的引领和示范。在日常工作中,当各方意见分歧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规范》和《标准图集》找依据,符合了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错的。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但是,任何时候、任何标准都不可能是终极的,都是有改进空间的。只有这样,才是科学的。本文就是基于此认识而提出的个人的不成熟想法,绝无怀疑和吐槽之意。我们还是应该更多地从原理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tuji/jztj/1117.html
- 扫一扫
- 联系小编加群
- 扫一扫
- 公众号获取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