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自然灾害的加剧,我国建筑行业开始不断的重视建筑抗震的设计。建筑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改进,进而提升了我国建筑架构设计水平。笔者根据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对建筑的防震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引言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有关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高度认识,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重视抗震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地震对建筑工程的破坏,进而保障人们的切身利益。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为了使建筑物达到抗震的效果,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然后注意某一结构在地震情况下的整体反应,随后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计算、材料的选择和方案的规划来进一步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效果。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尽量的避免建筑物因薄弱部分而引起的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建筑设计的国政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1.1 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的规划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规划抗侧力的结构,进而保证建筑设计的均匀、对称和规整。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规则的图形或者是对称的图形作为构造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调整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进一步的实现惯性力的聚集和传递,将地震过程中的破坏力分开,以此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的安全。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1.2 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刚度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地震作用力的双向性,进而保证建筑物能够从各个方向对作用力进行抵抗。设计者还要将主轴方向上的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另外,结构刚度方面的设计还要能够防止建筑物的过度变形,柔性结构对外力进行分担,进而避免地震作用力下的整体结构变形,导致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1.3 抗震防线的设置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建筑工程的结构体系包括很多的结构分体,这些结构分体进行协调合作,进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有些地震在发生之后还伴随着很多次的余震,并且余震的级别不一,所以设计人员要设计多道抗震的防线,以此来保证建筑物尽量不受余震的影响。抗震的防线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安置在结构在内外部,设计人员还要尽最大努力来处理结构刚和柔的关系,进而提高建筑物抵抗地震的能力。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2.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问题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2.1 结构体系与材料方面的缺陷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建筑物所用的材料和结构体系是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的问题,它们的正确选择对于地震多发区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建筑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所以在变形控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钢筋混凝土的位移限制。但刚框架系统工作也很难改善较大的变形侧移度。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提高抗震效果,而且也会加大钢结构的荷载力。从整个结构体系来考虑,结构转换层的设置非常的重要,对加强层和转换层强度的刚度强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刚度的突出,从而增加相邻柱构件间的剪力,所以我们要谨慎的选择结构模式,避免负面作用的产生。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2.2 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逐渐的增多,但是一些高层建筑的高度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范围,我们要高度重视这种高层建筑。首先设计人员要进行实际的调查,并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论证。其次还要多次进行模型试验。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国家的规定,所以在实际的地震过程中,地震作用力的破坏力就会大大的增强。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很多技术指标都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所以地震对它的破坏程度会远远的增加。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2.3 短柱和轴压比在设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在很多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控制柱的轴压比例,促使柱的断面增大,这种情况即使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缓解。限制柱轴压比在作用是为了使柱子在偏压状况下,避免产生屈服的状况,进而造成混凝土被压碎,导致结构的延性变差,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3.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策略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3.1 对整体构造进行有效的优化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结构体系对于地震作用力的抵制效果,并且还要重视对不同的结构体系所财务的抗震措施以及不同体系对经济和安全带来的影响。设计人员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整个结构体系的优化工作。在对结构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留一定的余度,以此来保证某部分结构在遭到破坏之后,其余的架构可以对作用力进行均衡,这样就可以保证部分构件的破坏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抗震性能。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把震害的传递路径清晰的标注于结构图当中,以此来保证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的顾及抗震设计的要求,使各个部件都能保证应力传递过程的连续性。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3.2 对抗震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设计人员在进行抗震的时候要选择比较有优势的抗震场所,而且不可以在震害影响较大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借助地理条件来尽可能的减轻地震的危害。在工程中不能将地质不均匀地区和软弱地质区域设置为抗震场地。如果不可避免的在这种区域中进行抗震设计,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处理设计,以此来保证地基结构达到规定的强度,在达到规定的基础上才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抗震设计。另外,设计人员要根据地基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财务核实的措施。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3.3 对结构荷载进行恰当的处理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为了保证建筑物有效的抵抗地震灾害,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强弱协调的设计原则,对剪、节点、柱等的位置强度进行合理的提升,并对梁、弯、拉力中心等部位的强度进行削弱。为了避免节点过早的被破坏,设计人员需要使柱端的承载力大于梁端的承载力。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要根据具体的规范要求对各个构建的荷载进行合理范围内的调整。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3.4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选择适合建筑物的抗震构造,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与抗震结构一起来抵抗地震,在最大程度上较少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利用砖混结构进行建造的建筑,它的抗震设计应该使用水平圈梁加内外连续墙的构造,其中水平圈梁能够施加一定的约束力来抵抗强大的外力。内外结构墙用来加强塑性变化和位移程度的,以此来保证工程具有很好的整体性与延展性,进而加强建筑的防震能力。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3.5 对结构的自重进行弱化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在地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抗震结构的设计。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低结构的自重,那么便可以合理的增加建筑的层数,进一步的控制成本,这种作用在软土地基的情况下会更加的明显。另外建筑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地震的效应,如果建筑物的层数过多,那么在地震的作用下,就会增加坍塌的危险。为了尽可能的缓解这一现象,可以用轻质材料来减轻控制结构本身的重量。我国现代的建筑行业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根据预期的地震作用来控制变形能力。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关注构建的承载力,并通过参数关系来确定构建的最终值。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4.小结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而且高层建筑也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这种情况对抗震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抗震设计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抗震措施,世界各国也在抗震结构设计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有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地震的发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抗震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和改进。我们要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对建筑物的要求,树立先进的理念,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抗震结构设计获得更快速的发展。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参考文献: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1]刘东辉.试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理念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75.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2]陈远松.简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161-163.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3]郑曙华,李应正.简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265.文章源自自学土木网-https://www.zxtm.com/guanli/sgjs/7996.html
- 扫一扫
- 联系小编加群
- 扫一扫
- 公众号获取大礼包